與中國無關的臺灣資本市場危機

作者:司徒嘉恒資深顧問

據媒體報導,2017 年臺灣上市櫃 IPO 金額與家數都創下四年來新低。與此同時,中國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宣稱要積極幫臺灣企業在中國上市。論者擔憂,在中國吸磁效應下,未上市臺商將轉向中國資本市場,接下來甚至臺灣上市櫃公司將產生下市西進的念頭,將重傷臺灣經濟與產業發展。此外,近年來臺股許多 IPO 公司股價,掛牌 1 年後跌破承銷價者高達四成,而生技業在基亞與浩鼎相繼解盲失敗後,生技股籌資進入「冬眠期」,這都對於臺灣資本市場的籌資能力有不利影響。

Photo Courtesy Zechariah Judy CC BY 2.0

臺灣資本市場的主要結構,源於國民黨來臺之後的經濟改革與土地改革。財政部轄下的公營行庫與國民黨的投資公司設立了臺灣證券交易所,再衍生出其他的週邊機構。今天政府仍然對臺灣證券交易所的營運有實質影響力。臺灣政府透過壟斷資本市場的通路,給予「獲利能力高」的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直接募資的優惠。

因此,臺灣資本市場所有的慣例與作法,與已開發國家相差得太遠,許多規定源於政府的奇特邏輯。就以媒體報導的「掛牌一年後跌破承銷價」現象,是下列幾個臺灣特色的制度導致的:

第一,本國公司掛牌前必須強制登錄興櫃交易滿六個月,這個臺灣獨有的制度,本意是要求中小企業在真正進入上市櫃籌資以前,「學習」如何遵守證券交易法相關法令下的資訊申報、會計內控、內部決策等規定,具有強烈的家父長式規訓色彩。

其次,承銷價必須以興櫃交易平均價格作為訂價的參考基準。興櫃是真正的店頭交易(over-the-counter trading),市場上流通的部位小,維持高價較為容易,公司登錄興櫃以後有誘因製造人為的高價,以抬高未來承銷的價格。

第三,承銷制度大幅限縮詢價圈購(book-building)的適用範圍。詢價圈購過程中,承銷商向大型機構投資人詢問認購新股意願後,會參考投資人長期持有的意願及願購價格提出 IPO 訂價,價格通常較低。但主管機關並不喜見詢價圈購的普遍採用,理由是認為詢價圈購有利於大型機構投資人進場卡位,和承銷商沒有關係的小型投資人則缺乏對等的詢價機會,因此要求採用競價拍賣(auction)決定 IPO 訂價。但大型投資人長期持有,才是穩定證券市場價格的重要因素。承銷階段表面上的公平在長期來講,不見得有利於證券價格的穩定。

此外,臺灣資本市場尚有許多以國際標準來看極為繁瑣而效益可疑的規定。例如,強制要求外國公司回臺上市時,要將公司章程納入許多臺灣法的實體規定,本身就不利於臺灣資本市場的廣泛國際化。又或者,開放包括生技製藥產業在內的某些特定產業豁免獲利能力的門檻,但這些產業必須先行取得產業別主管機關的認證。然而,從媒體報導來看,證交所經常在事後發現生技業引入的,其實是外國已經放棄的技術,說明這種認證機制的可信度與公平性,並不如證交所宣傳的如此美好。

臺灣資本市場在制度面上的諸多問題,才是 IPO 市場慢慢變為一灘死水的主要原因,與中國無關。腦袋不換,市場也就愈做愈死,毫不意外。

延伸閱讀:

0 回復

發表評論

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?
Feel free to contribute!

發表迴響

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