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度回顧

四月的某一天,我走進位在東興路的辦公室,室內空空蕩蕩,只剩一名秘書和我的合夥人楊芝青律師。受雇律師們都待在家裡,透過手機、email、網路視訊通話和 Slack 即時通訊平台傳遞訊息,秘書與合夥人採用雙週輪班制在辦公室內坐鎮。

這一次實驗,源於我在合夥人會議上問出的問題:「如果我們辦公室所在的大樓,有人確診武漢肺炎,那我們該怎麼辦?如果都在家上班,我們事務所還能維持正常運作嗎?」

在 2019 年成為全球矚目焦點、臺灣產業界無不關切的美中貿易戰,在 2020 年 1 月 15 日簽署所謂的「第一階段」貿易協議之後,全世界的人都鬆了一口氣。然而,世事難料,美中貿易戰很快便退出了眾人的視野。

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簽署之後不久,全世界除了臺灣,在武漢肺炎病毒的肆虐之下,紛紛脫離了原有的發展軌道。至遲到三月,世界各大城市,宣布封城者有之、宵禁者有之、改採在家辦公者亦有之,第一線醫療系統瀕臨崩潰的實況,透過主流媒體例如《紐約時報》的特稿,廣為公眾所知。所有密集人群的大規模集會都成了高風險活動,甚至只是因為與親朋好友外出用餐、或與三五好友酒吧閒聊而確診住院者,外電媒體亦時有所聞。所有依賴「真實生活中人際互動」的行業,無一例外都遭遇重大打擊。

只有臺灣,在 2019 年底在邊境展開全面監控及入境隔離措施後,成功了壓制武漢肺炎的擴散,一度創下連續八個月無任何新增本土病例的記錄。比對歐美各國每日感染人數屢創新高,臺灣好得似乎活在與世隔絕的透明泡泡,馬照跑、舞照跳、股匯雙漲,不能出國旅遊的臺灣人擠滿了高速公路與山崖海邊,內需市場好久沒有如此熱絡。

隨著美中涼戰加劇,加上疫情控制名列全球第一,臺灣的科技產業在 2020 年衰退最少,持續過去兩年的趨勢,迎來將近二十年不見的榮景。產業人才從世界各地(而主要是中國)回流臺灣,歐美的科技業,也重新將臺灣當作其整體策略價值鏈上的重要一環,為「遠離中國」做出準備。依據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的資料,從 2018 年起,僑外資對臺灣投資金額均超過一百一十億美元,2020 年受疫情影響略有下跌,但預計仍可達一百億美元左右。

與我們合作的美國前 20 大事務所,一次電話會議,三個律師要從三個不同地點撥入,辦公室唱空城計,開場前隨意閒聊,聊到臺灣的現況都直呼不可置信,「好到不像是真的。」今年的創拓,非訟部門的業務也隨著大趨勢水漲船高,不論是跨國併購、合資,以及 IPO 上市案件,都有開業以來的最佳成績。

面對這樣的成績,我們始終不斷自問:我們究竟只是運氣好,還是我們真的做對了什麼?客戶對律師有何期望?全球頂尖的超大型法律事務所和科技業的關鍵巨頭,如何看待與他們打交道的律師?

我的結論是:第一,客戶所要的,並不僅是「法律究竟是什麼」的答案——他們期望的是具體可行、淺顯易懂的行動指引與解決方案。第二,律師事務所是團隊作戰,團隊成員的「短板」決定事務所整體表現的高度。第三,有些人會為「牌子」或「名聲」所惑,但究其實際,「品牌形象」是在一次又一次的「使命既達」中累積出來的,如同蒸汽火車頭噴出的蒸氣一般駭人,卻又可輕易消散在大氣中。真正的關鍵,仍然是在於如何提升法律服務的品質,精益求精,不為尋常的偏見與觀點所限。最後,律師這一行以「信任」為基礎,但「信任」是經年累月之功,非一蹴可及,優秀的律師必然牢記自己的成功來自於客戶的信任。

新的一年,創拓國際法律事務所仍將秉持六年前成立時的初心,以全新的陣容迎接 2021 年的挑戰。

創拓國際法律事務所 司徒嘉恒

2020 年 12 月 31 日

0 回復

發表評論

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?
Feel free to contribute!

發表迴響

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